|
国学经典——谁是发现“千里马”韩愈的“伯乐”(连载)
第二个伯乐:知人善任董晋。公元796年7月,河南开封(汴州)地区军政一把手(宣武节度使)李万荣病亡,他的部下邓维恭准备通过兵变当上节度使。唐德宗非常气愤,就命令曾当过总理和国防部长(宰相、兵部尚书)的董晋为中央巡视组组长,并兼任宣武军节度使,前去处置汴州局势。当时,有个潜规则,凡节度使赴任,都要为自己配备一批官员。董晋首先想到的就是二十九岁的韩愈。他为什么会选择韩愈呢?原来,董晋多年前曾与韩愈的叔父韩仲卿共过事,又和韩愈的岳父卢贻关系很好。最主要的是前不久,董晋和韩愈刚刚相处过一段时间,很欣赏韩愈的才干。于是,韩愈毅然决定投笔从戎,第二天就到了董晋的部队报道。之后,韩愈就在董晋的帮助下,积极表现,努力工作,在稳定汴州局势方面多次建言献策并被采纳,很受器重。公元798年4月,经过近两年的鞠旅磨练,董晋奏请朝廷同意,正式任命韩愈为中级法院院长(汴州亳颖四洲观察推官,主管刑狱,管辖地域约是今河南开封市、商丘市和今安徽省亳州市、阜阳市四市的部分地区)。
|
|